共建单位: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

服务热线:400-811-9908 操作指南 |
j9九游会网站-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

当前位置: j9九游会网站-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> 先锋文汇 > 正文

家、校、医联手——让女孩从悲观脆弱到乐观坚强 -j9九游会网站

一、案例背景

小刘(化名),小时候曾遭受母亲无意的“打骂”,初中遭受好朋友冷落、校园霸凌,且有过自杀想法。大一入学后,因为以前的一些经历,对身边人的言行比较敏感,晚上经常做噩梦,睡眠较差,一次与同寝室室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后,唤起了以前不好的回忆,再次有了轻生的想法。

二、案例分析

小刘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自尊心较强但又敏感脆弱。因为以前母亲无意的“打骂”,以及初中遭受霸凌,形成了心结,一旦受到刺激,就会做出极端行为。针对这类学生,我们从家校医联动开展工作,形成“学生—寝室—班级—家长—学校—医院”六位一体的联动体系,帮助同学重拾信心,从悲观脆弱到乐观坚强。

三、解决思路与实施办法

当我接到学生室友电话,反映该生有轻生行为的时候,先让其看住该生,并立即奔赴公寓,途中将该情况上报学院领导并联系学生母亲,通知该生母亲马上买动车票到学校。到了寝室,我先找小刘相处较好的室友了解情况,室友说小刘平时比较悲观脆弱,因为晾衣服的时候小张无意说了小刘一句,她就觉得我们在针对她,就有了轻生的想法。了解完情况后,我对小刘进行安抚。与此同时,等待其母亲的到来。

小刘母亲来到学校之后,我先单独把情况告诉她,最开始,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轻生的想法。之后,我和学校心理老师联系,在办公室与学生、学生母亲一起谈心谈话。在心理老师和我的引导下,学生将以前母亲“打骂”她、初中遭受校园霸凌以及经常做噩梦失眠的事情讲了出来,心中的结暂时打开了。母亲听完之后也比较内疚,觉得小时候“打骂”她是爱她,没想到孩子记得这么清楚。

谈心结束后,心理老师建议小刘同学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,起初小刘怕耽误学习,并不想回到家中,于是我和学院老师协调,让她在家中听网课,才答应回到家治疗。回到家中,母亲第二天便带小刘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,医生也开了相应的药物。后续我继续做好家校医院联系,持续跟踪该生病情,做好诊疗期间的关心关注,督促其定期复诊、按时服药,该生病情持续向好。其间,也做好小刘寝室以及小刘好朋友的思想工作,让她们经常关心小刘同学。同时,我也经常与该生母亲联系,她反映该生在家按时吃药,按时睡觉。等母亲下班后,她俩每天面对面聊天,小刘把以前藏在心里的结都讲给母亲,母亲也安慰她、鼓励她,小刘心情比较愉快。

一个月之后,小刘及母亲提出要回到学校,我将此事汇报学院领导及心理健康中心,心理健康中心老师根据医院的诊断结果同意小刘回到学校。我便让该生母亲将小刘送回学校,回到学校后,我也充分发挥班级骨干和室友的力量,时刻关注小刘的动态。

四、实施成效

根据小刘同学自己反馈,经过医生治疗、母亲的开导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,不再失眠,不再敏感,心情比较愉悦,变得越来越坚强。根据该生母亲反映,孩子以前在家比较暴躁、易发怒,现在回到家中主动帮助家里做家务,性格变得温和。此外,小刘在学习上刻苦努力,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在顶岗实习期间也表现优异,获得公司高度表扬。

五、案例反思与启示

1.加强班级寝室管理,共助学生心理健康。寝室是学生日常居住的重要场所,班干是辅导员的重要帮手。从本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,小刘同学欲轻生,首先由寝室同学发现并及时汇报,我才能快速了解情况,及时介入解决问题。其次,小刘同学在家中进行治疗时,是寝室室友、班级同学的不断关心及鼓励,才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。学生回到学校后,也是班干和寝室同学鼓励引导,帮助她变得坚强。因此,作为辅导员,要充分发挥班级班干部、寝室长力量,建立学生信息平台,并经常深入到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,聆听他们的心声。

2.强化家校医联动,增进学生心理健康。辅导员要适当的与大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,尤其是当大学生遇到意外事情或遭遇心理危机时,更要及时主动寻求大学生家长的帮助和支持,要家校相互合作、相互配合。同时,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,一定要及时送医诊断,让医生介入,避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。

3.社会主动参与,护航学生心理健康。在社会层面,要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、心理疾病常识的科普,减少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和病耻感。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相关部门, 包括教育部门、学校、医院、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,应加大对公众宣传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力度,避免公众因对心理疾病的不理解、回避、逃避而延误最佳的治疗窗口期。

(作者单位:重庆化工职业学院)

  • 投稿
  • app下载
  • 网站地图